2014年,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形勢持續向好,產業規模穩步提升,產業鏈日益完善,產業集聚逐步形成。隨著京東方合肥廠量產出貨,上半年國內電視面板自給率達到32.5%,較去年同期增長2.5個百分點,預計下半年面板自給率將繼續提升,使得全年自給率達到40.3%。自2014年以來,大尺寸面板出貨面積持續成長,3月份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面積更創下歷史新高。
國內面板廠投資新技術不手軟
近幾年,國內面板廠商積極擴產,對于新技術的投資亦從不手軟。包括京東方、天馬廈門以及上海和輝光電等,都會在2014年逐步量產OxideTFT、低溫多晶矽(LTPS)面板與AMOLED面板等,都能顯現出國內面板業者在平板顯示產業展現的雄心壯志。國內面板廠之所以持續不斷的擴廠,除政府政策的支持外,接連不斷的獲利,也增加廠商的擴廠信心。
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國內面板市場一度受到一季度市場不好的影響,整體表現不佳。但從第二季度開始,下游客戶普遍庫存較低,面板價格有所復蘇。從國際市場看,在一季度南美市場對30寸到40寸產品需求較大。下半年客戶補充庫存,TV和IT面板市場將有所好轉。中小尺寸市場情況不如去年同期。整個上半年,以國內生產大尺寸面板廠商的京東方與華星光電來看,雖然京東方還沒有公布上半年業績,但從華星光電亮麗地業績報告可以預計,京東方的贏利能力應該會更強勁。數據顯示,華星光電二季度投入玻璃基板39.3萬片,同比增長15.9%,產能及產品綜合良率均保持了行業領先水平。隨著3月下旬以來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需求回升,部分產品供不應求,產品售價企穩回升,華星光電第二季度盈利水平持續提高。
二季度開始來自北美、歐洲等地的外銷訂單持續增加,加上各大面板廠商將生產重點轉向大屏以及4K面板,32英寸面板供應偏緊,價格出現了攀升。目前32英寸液晶面板以華星光電、LG以及三星等幾大廠商供貨為主,每月達到了百萬片級別,不過依然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結構性缺貨局面可能會持續到年底。
值得注意是,國內中小尺寸面板龍頭深天馬上半年表現亦大于預期,預計上半年凈利增長230%-280%,主要原因是天馬產品往中高端轉型及運營效率提升。據了解,深天馬過去的主要產品是傳統的低階 a-si 功能型手機面板,產品單價與毛利都比較低。近年來公司投入了大量資源對傳統 a-si 產線進行 SFT 改造,使其能量產 FHD 和 HD 等高階面板。
投產方面,除了京東方是全球積極擴產的業者外,華星光電亦于2014年4月28日與湖北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簽署6代高階LCD/AMOLED生產線,規劃投資額達人民幣160億元,預計2016年第2季初步投產。華星光電投入興建此一新廠,除代表其產品戰線將正式從TV面板應用,擴大至中小尺寸面板應用外,其技術領域也將從傳統的非晶矽(a-Si)TFT-LCD,進入到氧化物半導體TFT(OxideTFT)、低溫多晶矽TFT甚至AMOLED等領域。從中期規劃來看,京東方合肥8.5代線已于2014年3月量產,重慶8.5代線也將于2015年第1季量產,至于合肥10代線則在籌建中;此外,中電熊貓的8.5代線預計在2015年第2季量產。
國內面板廠持續布局新技術,新廠量產后,可望于未來幾年打破日、韓業者新技術的領先地位。雖然大陸面板廠商目前在全球產業競局中尚屬后進者,但預期國內廠商后續的持續發展,將會對其他面板業者帶來更多的競爭壓力。
大尺寸面板市占率持續提升
2012年以來,國內面板廠商持續在產品組合、制程能力、研發新技術等方面進行強化。2014年上半年,國內面板廠維持滿載狀態,大尺寸面板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以產品類別來看,國內面板廠所生產的平板電腦產品全球市占率已達2成,面板產線產能調整亦更趨彈性,由于大陸面板業者仍持續擴產,后續各類產品市占率仍有望攀升。
在歷年來上半年顯示器產業是傳統淡季的情況下,2014年上半年,國內除了在2月份受到春節影響外,國內面板廠產能基本上維持滿載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大尺寸面板出貨量達916萬片,年增率達37.3%,全球市占率提高至15.6%、年增3.8%。
2014年一季度,韓國面板廠轉虧,臺廠雖然勉強維持獲利,但友達與群創均僅在損益兩平邊緣打轉,而大陸面板廠卻有較為優異的表現,其中京東方實現盈利6.9億元,華星光電則實現盈利4.1億元,在剛過去的二季度,國內面板廠商延續了一季度表現,賺的盆滿缽滿,
從產品結構來看,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逐步完善產品線,陸續增加28寸HD、48寸FHD、55寸FHD以及49寸 UHD、55寸UHD面板的生產,京東方相對降低了32寸HD的生產比重。此外,今年以來,國內面板廠也積極研發GOA、WRGB高穿透率以及曲面UHD等產品,在超大尺寸方面,國內面板廠也陸續布局65寸、98寸以及110寸等產品,借此應對客戶對超大尺寸面板的需求。
事實上,京東方已逐步在8.5代面板生產線導入中小尺寸產品,生產平板電腦以及NB產品;龍騰光電5代線以及中電熊貓6代線,同樣也做出了類似的調整。顯見大陸面板廠藉由產能分配的調整,增加面板產線的生產彈性,借此提升各世代面板線的盈利能力。
中小尺寸方面,京東方及龍騰光電導入的IPS技術日趨成熟,包含廣視角、窄邊框、高穿透、超薄等高規格手機及平板電腦面板制造能力也跟著提升;此外,天馬、龍騰和京東方也逐步開拓車載、工控等高附加價值面板市場,并取得一定成果;在觸控技術研發上,京東方合肥6代線OGS生產線量產,京東方成都4.5代線以及龍騰光電也將在今年量產On Cell Touch產品。這一系列新技術的研發,有望帶動大陸面板廠中小尺寸產品結構往高階方向發展,并可望提高業者的獲利能力。
在新技術的研發上,低溫多晶矽(LTPS)制程技術方面,天馬廈門5.5代線LTPS產品已于第1季正式量產出貨,京東方鄂爾多斯5.5代LTPS正在試產中,維信諾昆山5.5代LTPS試驗線則計劃在今年第3季投產。
國內面板自給率達32.5%
從面板產能增長情況來看,三星蘇州工廠已于5月完成產能爬坡,下半年將維持滿產,投片量最高可達到每月6萬片,京東方合肥工廠逐季度提升產能,四季度月產能可達到9萬片;LG廣州工廠6月開始投入量產,產能爬坡迅速,預計8~9月可達到滿產。由此下半年國內G8.5代月產能較上半年平均增加約10萬片左右,將對下半年面板自己率提升產生積極貢獻。從供應產品來看,三星蘇州工廠和LG廣州工廠生產42寸~55寸等中大尺寸產品為主,京東方合肥工廠除了生產32寸外,也將生產55寸、65寸等大尺寸產品,國內面板廠的供應將加快大尺寸化速度。
從需求層面來看,下半年迎來內銷市場多個旺季備貨期,三季度為”中秋.國慶”市場備貨期,四季度為“元春”市場備貨期,隨著中小尺寸面板價格不斷上漲,群智咨詢預計國內品牌將策略性加大中大尺寸產品采購量,對國內面板廠新品的導入速度也將加快。
暫緩產能過剩壓力
今年上半年,盡管桌面計算機市場整體低迷,加上平板計算機輕便化和小型化的趨勢,讓液晶顯示氣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1%,但因液晶電視面板成長,也帶動大尺寸面板出貨量。根據DisplaySearch研究顯示,自2014年以來,大尺寸面板出貨面積持續成長,3月份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面積更創下歷史新高。
由于4K2K電視、曲面電視等市場熱門話題推動50寸及以上大尺寸液晶電視的需求,而2014年整體液晶電視市場的尺寸競爭也從32寸左右的市場轉移至40寸左右,在這兩大趨勢之下,2014年出貨面積成長將會是大尺寸面板市場的主流現象。DisplaySearch指出,3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面積達1,249萬平米出貨面積,是歷史新高,而4越也有達1,227萬平米較2013年同期成長11%。這樣的成長趨勢也可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未來兩、三年內因大陸新建8代線產所帶來的產能過剩壓力。
而就產品類別來看,4月出貨量面積較3月稍稍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桌面計算機市場整體低迷,出貨面積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而9寸以上平板計算機面板出貨面積也因平板小型化的趨勢,較去年同期下降11%。不過另一方面,筆記本電腦因品牌廠商良好的庫存狀況以及近期終端市場需求略微回升,因此有11%的年成長。而最大的亮點則來自于液晶電視面板市場,4月出貨面積持續成長,成為大尺寸面板市場出貨面積成長的主要推動力。
而大尺寸面板以及高分辨率面板快速發展,也同樣帶動醫療影像顯示器面板成長動能。DisplaySearch研究報告顯示,顯示醫療影像顯示器,包括桌上型病例檢視顯示器、影像診斷顯示器、手術室屏幕顯示器,正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其中,因大屏幕且高分辨率顯示器價格下滑,讓手術室屏幕顯示器被醫療從業人員廣泛使用而變得更為普及。
2年內AMOLED面板成本將低于LCD
隨著AMOLED手機面板生產良率的提高,AMOLED面板和TFT-LCD智慧型手機面板間的成本差距正在縮減;根據NPDDisplaySearch 新發布的OLED技術報告(OLED Technology Report)顯示,目前AMOLED面板成本比TFT LCD面板高10~20%;然而,隨著AMOLED面板良率的迅速提升,NPDDisplaySearch預測,在未來的兩年內,AMOLED手機面板的生產成本可望低于LCD面板。
在早期,產業界預測AMOLED面板成本將低于LCD,因為其不需要背光以及許多光學膜和彩色濾光片等材料;但制造良率偏低導致AMOLED面板成本持續高于LCD面板。由于AMOLED面板色彩飽和度高、對比度佳且厚度薄,它已成為一種高階產品;而隨著最近生產良率的提高,NPDDisplaySearch預計AMOLED將被更廣泛地應用于智慧型手機面板中。
NPD DisplaySearch顯示面板材料和LED研究資深分析師Jimmy Kim表示:直到最近,AMOLED面板生產才有了一些突破,而長期以來OLED產業似乎也正面臨困境,良率的突破會是最大的改善。如果AMOLED面板成本可以低于LCD,那么如我們預測,這將令OLED顯示產業產生更多機會,提高對LCD面板的競爭力,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
舉例來說,目前5寸AMOLED面板和LCD 1920×1080手機面板間的成本差為16%,然而當AMOLED良率達到90%時,AMOLED面板的成本可望低于LCD。隨著OLED材料生產成本的降低,其成品率便可有所下降,且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大尺寸電視面板供應吃緊
2014年下半,北美等液晶電視市場逐漸進入傳統旺季,4Kx2K(解析度3,840x2,160)、大尺寸液晶電視需求備受看好,近期供應鏈業者表示,事實上品牌廠、系統廠等對于市場需求樂觀,不過據透露,60英寸以上4K液晶電視面板出現供不應求,供應鏈業者正積極跟面板廠要貨,希望能夠9月前準備完畢。
電視供應鏈業者透露,如Vizio等品牌2014年看好4Kx2K液晶電視需求,喊出出貨要力拼100萬臺的高目標,不過7月份面板廠針對60英寸以上4Kx2K電視面板供貨不足,系統廠正積極向面板大廠友達、群創、LG、三星等要貨,但傳出面板廠原本在60英寸以上的4K面板備貨相對較不足。
電視供應鏈業者表示,目前60英寸以上如65、75、85英寸的4K電視面板都尚未準備完成,希望能夠趕在9月前Ready以因應年底北美市場旺季,品牌廠已經給出較好的市場預估,盡管液晶電視市場成熟,但下半年仍有傳統季節性需求。
觀察北美近期液晶電視市場表現,代工大廠瑞軒則表示,目前多數品牌大廠庫存水位相對健康,保持在1個月左右,而瑞軒6月營運可望比4、5月稍好,逐月小增,估計出貨量會在9~12月大爆發,音響等產品的需求也會在下半年較明顯。
而回顧世界杯足球賽對于液晶電視的銷售影響,相關業者表示,在北美市場確實有品牌大廠如三星電子祭出促銷,積極去化庫存,粗估銷售約有10%左右成長。而本土通路業者也估計,世足賽對于臺灣TV市場小有幫助,55英寸以上大電視小幅成長。
市場則估計,2014年液晶電視出貨需求可望來到2.108億臺,年成長3.2%,優于原先預估。目前整體品牌庫存水位尚屬健康,大陸品牌廠為擴大海外市場,積極加入北美黑色星期五戰局,再加上中國大陸十一假期備貨潮將至,供需短期內尚屬健康,大陸彩電品牌部分,6月6大液晶電視品牌整體庫存升高到5.2周的合理范圍,而三星電子、LG、Sony等國際一線品牌,平均面板庫存約3.5周,整機庫存也控制在4周以內,品牌商仍保有面板備貨空間。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估計,電視用的4K面板與FullHD面板價差仍持續縮小,目前已從過去的1.3~1.5倍下降至1.2~1.35倍左右。4K面板后續需求可望隨著4K面板和FullHD面板價差遞減而逐漸提升。市調機構WitsView預估,2014年4K液晶電視的滲透率為5.5~6%。
臺系面板業者先前表示,全球4KUHDTV滲透率可望優于預期,全球出貨水準可挑戰2,000萬臺,主因系繼臺廠友達、群創量產4K面板后,韓廠也加入,擴大市場版圖所致。近期TV供應鏈業者表示,60英寸以上4K面板如65、75、85英寸原本就是面板廠出貨較少的尺寸,但品牌端看好需求上揚,目前已經有供不應求的現象,正積極向面板廠拉貨。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