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行業追蹤 > 行業觀察 >

中、韓面板大戰升級:LGD在美起訴天馬專利侵權

編輯: 2025-06-23 13:48:42 瀏覽:425  來源:藍鯨新聞

2025年剛剛過半,中、韓面板企業正展開新一輪的專利大戰。

據韓媒報道,LG Display(以下簡稱"LGD")于當地時間6月13日,向美國得克薩斯州東區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天馬微電子侵犯其7項專利。

據悉,LGD在訴狀中提及專利涵蓋OLED面板、車載LCD(液晶)面板、移動LCD面板等,訴求則是要求天馬通過正當手段獲得專利許可。(詳情見:抱緊蘋果的大腿,LGD單季度扭虧為盈)

《華爾街科技眼》就該事件聯系了LGD和天馬微電子的相關工作人員,均未獲得回應。

這不是中、韓面板廠商的第一次專利對決。據資料顯示,三星自2022年便開始打OLED專利戰,分別在中國、美國起訴京東方、TCL華星、天馬微電子等中國面板企業,上述企業也采取了反訴、專利無效申請等應對措施。今年3月1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最終裁決京東方等企業未違反337條款,駁回了三星提出的禁售令請求。

在經歷了兩年的低迷周期后,全球面板產業自去年開始回暖。在此背景下韓國兩大面板企業下場發起專利戰,代表著面板行業的競爭進入一個新階段。

LGD與天馬微電子的恩怨

LGD在訴狀中指出,在2022年7月到2024年12月之間,LGD與天馬微電子存在至少13個汽車LCD面板商業目標的直接競爭,但由于天馬微電子涉嫌通過專利侵權取得價格優勢,導致LGD在競爭中或降低價格,或中標失利。LGD還指出,天馬微電子的手機客戶包括小米、摩托羅拉,其OLED面板技術也涉嫌專利侵權。(詳情見:小米手機的高端戰略,易復制嗎?)

據Omdia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車載面板市場中,以出貨量計算,中國大陸廠商占據53%市場份額,其中京東方以18%占據第一,天馬微電子以16%居次。另外,天馬微電子還在年報中披露,受益于客戶結構優化和成本控制,其柔性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在2024年位居全球前三位。

事實上,LGD與天馬微電子在2011年就開始談判,但最終沒有達成令雙方滿意的許可協議。這其中,還包括部分歷史原因。(詳情見:抱緊蘋果的大腿,LGD單季度扭虧為盈)

2001年,LGD和日本NEC簽訂了專利交叉協議。隨后在2011年2月,NEC、NEC LCD與中國航空工業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AVIC,天馬微電子母公司)、天馬微電子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以加強雙方的中小型液晶面板業務競爭力。同年7月,NEC向AVIC出售了70%股權,成立新公司NLT Technologies, Ltd,AVIC持股70%、NEC持股30%。因此,LGD需要重新與NLT進行專利許可的談判,由于天馬微電子控制NLT,雙方同意先從LGD和天馬微電子的談判開始。

訴狀提到,2011至2015年,雙方共進行了四次會面。但在過程中,天馬微電子負責談判的知識產權高級總監Huang先生離職,導致中斷,2016年由繼任者Di女士從頭開始談判。然而,Di女士在2018年離職,導致談判再次中斷。

直至2020年,雙方打破僵局再次展開談判,直至2024年也沒有達成協議。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十年間,中國面板企業通過并購、自研、交叉專利以及整合產業鏈等措施,逐漸在LCD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在此情況下,日韓企業的部分產品也涉及使用中國企業的專利。于是,天馬微電子在談判過程中提出:LGD同樣需要取得天馬微電子的專利授權,但LGD方面并不認同,最終導致談判破裂。

韓企顯示龍頭地位遭挑戰

業內人士認為,韓企發起密集專利訴訟的背后,是其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帶來的危機感。具體來說,體現在兩個維度:一方面,在大尺寸屏幕(電視)市場,LCD面板仍占據主導位置,由中國大陸企業主導;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企業在中小尺寸OLED市場快速崛起,同樣搶走了三星、LG的市場份額。(詳情見:三星還是那個三星,能否讓OLED電視起死回生?)

據洛圖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為2.37億片,同比增長5.1%,其中京東方、TCL華星等中國大陸廠商的市場份額達66,4%,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日韓系方面,LGD、夏普等廠商瓜分約12.5%的市場份額,較2023年同比小幅提升。

2020年,三星宣布退出LCD面板市場,逐步關閉了海內外生產線,專攻OLED面板生產。三星自家的LCD類電視、顯示器(如采用Mini LED背光的機型)面板向TCL華星、LGD等企業采購。LGD方面,雖然保留了部分LCD產線,但去年也選擇將廣州LCD產線出售給TCL華星,有意淡出LCD賽道。(詳情見:獨家:三星 Display6月將結束有30年歷史的LCD業務)

OLED方面,三星和LGD在全尺寸領域占據領先優勢。DSCC數據顯示,2024年三星OLED面板總體市場份額高達42.2%,LGD則為23.9%。緊隨其后的是京東方和維信諾,分別擁有13.2%和7.3%的市場份額。

其中,LGD是大尺寸OLED面板市場的領頭羊,2022年市場份額便達到64.8%。但OLED電視始終是昂貴的小眾產品,雖然利潤高,但其市場規模難以向LCD看齊。同時,隨著近年來OLED在手機、平板、顯示器領域的普及,中國大陸面板企業逐漸發力,頗有追趕三星和LGD的趨勢。(詳情見:OLED電視消失在2022年?)

以2024年采用OLED屏幕的智能手機市場為例,SDC(三星)市場份額為44%,呈較大幅度的下滑趨勢;京東方以16.3%拿下第二,較去年小幅下滑;而維信諾、天馬微電子、TCL華星(CSOT)的市場份額則呈不同幅度的增長。(詳情見:打破韓系壟斷,中國首條高世代OLED面板產線將落地成都)

基于上述市場數據不難得出結論:在全球顯示面板市場,中國企業正在動搖此前韓企的絕對領先地位,不僅憑借LCD的價格優勢占領了主流市場,還通過中小尺寸OLED深入韓企的腹地。

Omdia顯示器研究總監謝勤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韓國在OLED領域仍具有領先優勢,但中國大陸廠商與其技術差距正在迅速縮小,因此韓國試圖通過專利戰在技術層面構建壁壘,延緩中國大陸廠商的追趕速度。"

制定未來行業標準、擺脫專利圍剿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中國大陸企業在短期內面臨韓企的專利戰壓力,但此類訴訟往往較為耗費時間,對企業實際業務不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參考以往案例,專利戰往往以協商或專利交換等方式告終,并不能真正阻止中國企業的發展。

同時,中國大陸企業正在通過產業鏈協同的優勢,通過自研技術制定未來行業標準,從不同的市場維度來擺脫專利圍剿。

以京東方、TCL華星為例,正在著重研發印刷OLED,通過將溶液狀態的有機材料直接噴印在基板上,替代傳統的蒸鍍工藝,提升良品率和材料利用率。三星和LGD則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線,比如QD-OLED或OLED.EX。站在幾乎相同的起跑線上,雙方都有機會定義未來OLED的技術標準。(詳情見:TCL華星十年創業記)

在傳統OLED領域,眾凌科技是首個實現FMM(精密金屬掩膜版)國產化的企業,有望從上游供應鏈擺脫對日本DNP公司的依賴(該公司FMM全球市場份額為95%)。同時,維信諾則開創了另一種思路,嘗試發展無掩膜光刻技術,無需FMM即可生產OLED,徹底擺脫被"卡脖子"的隱患。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通州区| 中牟县| 石门县| 云梦县| 南投市| 连江县| 观塘区| 叶城县| 杭锦旗| 汤原县| 额济纳旗| 亳州市| 太和县| 祁门县| 石台县| 斗六市| 崇左市| 夏邑县| 安吉县| 巴彦淖尔市| 民勤县| 收藏| 宁陕县| 梓潼县| 咸丰县| 安庆市| 木里| 仁寿县| 林州市| 沿河| 庄河市| 景泰县| 盈江县| 禹城市| 广平县| 廉江市| 绥中县| 隆安县| 凉山| 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