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到2010年數碼產品非常的火熱,The Motley Fool評出了十大技術及服務,第一名的是iPad,第二名是Kindle。
任何一個行業的產業模式都是非常重要的,漢王科技副總裁王邦江認為一個產業能不能做起來,前面商業模式的定義,利益的分配和產業的導入期非常關鍵,而且還要結合不同的國情。蘋果能做的漢王可能不一定能做,在美國亞馬遜能做的,在中國很多書店是不是能做?很多在美國很成功的可能在中國就會遇到水土不服的問題。
王邦江認為有三個模式值得借鑒
第一,是蘋果。內容+終端的雙盈利模式,即1+1>2。蘋果的興起從iPod開始,把網站的內容和設備很好的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模式,即通過內容來支持終端設備的銷售,同時又把終端設備和內容進行捆綁;用內容來支撐終端的價值,同時終端的價值又隨著終端的銷量上去,形成一個很好的通道,包括現在的iPad、iPhone、i Touch,蘋果在APP Store上面做了很多的支持,大概毛利率達到50%高的利潤,而且得到大家很高的追捧。此外蘋果大概有1.8億的終端用戶,代表一個龐大的用戶通道,即你的服務和內容可以通過這個通道很容易到達最終消費者,我覺得這個意義也是相當大的。
據分析數據統計,大概每個用戶平均在自己的設備上消費的服務和內容差不多是100美金,就是說蘋果一臺設備,除了賣設備賺的錢,去年有1千億多美金的銷售額,也有100億美金的銷售額,相比而言,終端盈利還是占絕大部分。大家一再強調好像內容運營是最大的價值,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好的商業模式是最大的價值。
第二,是亞馬遜。亞馬遜開始走的是模仿蘋果的模式。他們通過內容的支撐,把終端的價格賣得很貴,一開始是3980元,利潤空間還是相當高的,把內容定價9.9美金,強制把數字內容的價格壓下來,通過終端的利潤來做他公司的一個補充,這個商業模式一開始運行的比較好,他們一上市的時候銷量還是不錯的。2011年隨著蘋果iPad的出現,由于iPad多媒體展示的特性,包括蘋果公司個人品牌的號召力,導致亞馬遜的399和Pad同樣的價格遇到了非常大的瓶頸,所以他們公司的策略就是迅速的調整商業模式。怎么調整的呢?就是把終端的價格放到139美金,就是按照成本價出,但是幫助他做一個載體,通過內容來賺錢,所以剛才前面的嘉賓也說了,亞馬遜把內容的定價逐漸放開了,不是說內容就不賺錢了,但是這也取決于美國對于版權保護和消費者對于內容的消費,他們愿意花這個錢也有關系,同時這個書本的價格也比較高。
大家都知道iPad那么火爆,在美國的銷售還不如亞馬遜的Kindle賣的量大,據投行的一些分析,Kindle在美國賣了800萬的銷量,比去年發行的iPad的銷量還要驚人。電子書和Pad是兩個不同的定位,應該是不同的市場,這就是亞馬遜的模式。
第三,是漢王。在全球來看,漢王也進行了一些摸索,漢王今年用戶量已經有100萬套了,很多雖然是作為禮品的市場,但是漢王現在個人消費的用戶群也越來越大了。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