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令人振奮,深受鼓舞!
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并重
總書記談及核心技術問題時,指出這是我們同世界先進水平最大的差距,又點明了這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是受制于人的最大隱患。在如何突破核心技術上,總書記提出要有“三心”:決心、恒心、重心。有決心,就是要樹立頑強拼搏、刻苦攻關的志氣,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恒心,就是要制定信息領域核心技術設備發展戰略綱要,制定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明確近、中、遠期目標,咬定青山不放松。有重心,就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緊緊圍繞攀登戰略制高點。
回顧15年前,在世界顯示領域存在兩大技術方向之爭,是發展等離子PDP技術還是發展液晶顯示TFT-LCD技術。京東方就在那時做出了進入TFT-LCD顯示器件領域的戰略抉擇,我們正確選擇了技術方向。這就是總書記強調的“強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部署,把方向搞清楚,把重點搞清楚。”
在如何邁進世界科技前沿并掌握核心技術上,總書記談到:一方面,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市場換不來核心技術,有錢也買不來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研發、自己發展。另一方面,我們強調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一定要堅持開放創新,只有跟高手過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
我認為這是對中國技術發展的精辟論述。京東方最初進入半導體顯示領域的三條獲取技術路徑:一是依靠國內資源從基礎開始自主研發,這樣不僅速度太慢,而且率先進入這一領域的國外企業已經形成技術與專利壁壘,獨辟蹊徑繞開壁壘,不僅投資門檻迅速提高,而且創新失敗的風險巨大。二是釆用合資方式或技術轉讓方式,我們發現這條路會使京東方的戰略受制于對方的技術控制,并且外方只轉讓一條生產線以及相應的一兩個產品,根本沒有持續發展的空間。三是通過海外并購方式,京東方正是抓住跨國并購的戰略機遇,收購韓國現代集團的液晶顯示業務與相關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通過在國際市場競爭拼殺,與高手過招,形成了自主核心技術能力,使中國在全球液晶顯示領域的地位變得舉足輕重。
從模仿性創新到顛覆性創新
總書記說“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講到了我們心坎上。在多年創業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技術行不一定贏,但技術跟不上一定輸。半導體顯示產業,技術進步日益加快,我每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中國企業已經到了從模仿性創新到顛覆性創新的階段。以往中國企業一般采取從下往上打的策略,從中低端開始模仿別人技術和產品,逐步升級擠占市場份額,但賺的是辛苦錢。互聯網時代,知識獲取越來越便利,技術跨界變得容易,中國企業通過多年發展,也具備了一定技術基礎和創新能力,從模仿性創新邁向顛覆性創新的時機到了。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時機,從“能做什么”向“該做什么”轉變。未來成功,不取決于我們能做什么,而在于我們應該做什么。做好應該做的事,才有機會成功。
我們進入半導體顯示領域后,就以極高的志向確立了“顯示領域世界領先企業”愿景,劃分了“進入者、追趕者、挑戰者、領先者、領導者”五個戰略階段。如今,京東方的發展已從趕超戰略轉變為領先戰略。
培養造就有責任擔當的企業家
展望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發展趨勢,京東方正朝著軟硬融合、應用整合和服務化方向轉型升級。在顯示技術基礎上,通過跨界創新,發展智慧系統和健康服務事業。一是做強做大顯示器件事業,成為全球領導者;二是以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為技術支點,發展智慧系統事業,成為全球領先者;三是以信息醫學和大數據為技術支點,發展健康服務事業,成為全球典范。立志成為“地球上最受人尊敬的偉大企業”。
我國要突破核心技術,應鼓勵和支持國內企業敢于闖入技術、知識與資本密集的前沿領域。尤其要在高技術領域,培養造就一批能將國家命運與企業發展聯系起來的企業家。他們具有信念和遠見,能根據全球競爭獲勝的要求制定戰略;他們能在遠大目標與現有能力的差距之間,推動高強度的技術學習和組織創新;他們敢于擔當,能承受風險和壓力,直至取得成功!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